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医院新闻> 正文

  (通讯员 张家乐)谢岗医院与东莞市人民医院共建了医联体以来,东莞市人民医院的ICU主任李盘石副主任医师派驻我院指导工作,兼任内科主任,李盘石主任常常告诫我们,医生要治病,还要教会病人怎么去认识病,知道病,如何配合医生治疗及随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高血压、糖尿病的宣教能帮助到更多的患者,提高疾病治愈率,从而提高生命质量。为此,罗列一些科普知识,希望借助网络的力量,更多的人懂得什么病,怎么治,怎么配合医生治疗,怎么改善预后,最终改善生活治疗。目前科室长期定期行专科性学术讲座,一方面提高本院医生诊治水平,另一方面也为患者提供知识的普及。
  高血压病宣教:对于那些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必要的健康指导是十分重要的,以下几点就主要针对这类病人给于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生活习惯:
  1、注意饮食,控制体重、防止超重。
  2、限盐(小于5克/日),限脂。膳食中应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烹调时多使用植物油,胆固醇限制在每日300mg以下。
  3、注意调节情绪,保持愉悦心态,避免紧张、激动。
  4、戒除烟酒。
  5、坚持体育锻炼,训练强度须依个人健康状况而异,如练太极拳、散步等。
  二、注意血压变化:
  1、有条件测血压者,可在清晨刚醒而未起床时,测基础血压,有利于调整药物。但勿因某次偶测血压值而自行加减药物。必要时作24小时血压监测。
  2、服扩张血管药物者,特别是老年人,要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由卧位改变到立位或转头时应缓慢,以防摔伤。
  三、药物治疗时:
  1、长期血压升高,常导致左室肥厚或伴心律失常,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切勿擅自停药,坚持定期复查。
  2、高血压者伴有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病率高,采用血脂康可消除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或倍他乐克等b—受体阻断剂有抗心绞痛和抗心律失常作用。一旦出现持续性心绞痛,用药不缓解,需急救车到家急救。
  3、目前有的降压药比较简单,每天只服一次就够用了,应当说患者都能作到按时服药,关键在于重视。
     四、高血压的转归:
        原发性高血压属慢性病,发展缓慢,如得到合理正确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否则易发生靶器官损害。一旦发生高血压脑病或恶性高血压,则预后差,死亡原因以脑血管病常见,其次为心力衰竭和肾衰竭。
        五、心理指导:
        由于血压升高多伴有头痛、头晕,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导致病人焦虑、抑郁、易激动,从而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素活动增加,而使血压更加升高。因此向病人说明高血压的发病过程,进行心理疏导,减少心理压力,保持心态平衡,教会病人训练自我控制能力,消除紧张和抑郁的心理,配合治疗和护理,使血压维持正常。具体疏导方法参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健康教育。
        六、出院指导:
        根据病人血压情况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做到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坚持饮食治疗,合理的饮食对高血压的预防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病人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撤换药物。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如心理训练,音乐治疗,缓慢呼吸等。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直到病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定期体检。

 

              东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刘衬连副主任医师讲课
   糖尿病宣教
  一、什么是血糖?血中所含葡萄糖称为血糖。
  正常空腹血糖波动在70-110mg/dl或3.9-6.1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40mg/dl或7.8mmol/L之间。
  二、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导致脏器,尤其是眼、肾、神经及心血管的长期损害、功能不全和衰竭。
  三、糖尿病患病率升高的原因:人口老龄化、活动少、肥胖人增多、高热量饮食。
  糖尿病的分型;1型、2型、妊振糖尿病。
  四、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餐后任何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或者
  2、 空腹≥7.0 mmol/L(126mg/dl);或者
  3、 OGTT2小时的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
  五、糖尿病的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
  糖尿病的慢性的并发症:冠心病、脑血管病变、周围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六、糖尿病的综合治疗: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合理用药、自我监测、患者教育。
  营养治疗:
  1、合理的饮食、控制血脂和血糖、理想体重、减少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2、 烹调的方法:蒸、焖、拌、煮、炖;
  3、 一日多餐如何分配饭量:早1/5、中2/5、晚2/5;
  4、 制订你的饮食计划:根据你的糖尿病管理计划、饮食、生活习惯来设计血糖、血脂和体重接近目标值,说明饮食计划是有效的;
  5、 控制你的总热量:成人每天总热量=标准体重*每天每公斤理想体重所需要的热能;
  6、 什么是食品交换法:食品交换法:将食物按照所提供的营养素分为四大组,八小类。90千卡/份 作为一个食物交换单位;目的:做到膳食平衡,食物多样化,控制总热量;
  7、 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吃?吃多种碳水化合物、少吃脂肪、少吃糖类、多吃纤维类。注意:吃太多食物,即使是健康食品也可以使你的血糖上升;
  8、 如何安排就餐时间?少量多餐、定时定餐。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最好一日5-6餐,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9、 糖尿病应怎样吃水果?可以吃: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适量吃水果:
  吃多少:200克,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
  怎么吃:扣减25克主食,也就是用一个水果与半两主食交换,在两餐之间吃。
  运动治疗:1、规律运动的益处: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降低体重,降血脂、缓解轻、中度高血压,促进血循环,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
  2、什么人适合运动?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患者。血糖在16.7以下。1型糖尿病稳定期。轻度合并症,可选小运动量。
  3、什么人不适宜运动?急性感染、严重合并症、控制不好的1型糖尿病、有低血糖危险者。
  4、运动前准备:运动前到医院做身体检查。要于医生共同讨论目前的病情是否适合运动。确定运动量。选择合脚的运动鞋和棉袜。选择平整的场地,防止意外。
  5、运动强度的确定:每周至少三次以上。每次运动不少于20-30分钟,不超过一小时,运动强度:心率不超170-年龄。
  6、运动强度的确定:运动量适宜:稍乏力、微汗、有运动欲望。
  运动量不足:无运动感觉。
  运动量过大:乏力、大汗淋漓、再无运动欲望。
  有并发症时,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酌情运动。
  七、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磺脲类:促进自身胰岛素释放;
  双胍类:增加外周组织对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脏向血液中释放葡萄糖;
  a-糖苷酶抑制剂:延缓淀粉类吸收;
  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胰岛素种类:短效、中效、预混。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1型:终身应用。
  2型: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者。
  合并急、慢性并发症者。
  发生酮症酸中毒及高渗非酮症昏迷者;
  孕妇,哺乳期妇女;
  意外情况如感染、外伤、手术、心脑血管意外者;
  分型不清的消瘦者;
  胰岛素的储存方式:冷藏2-8度。25度以下室温。避免过冷或过热。
  八、糖尿病患者的日常保健:
  每年必做之事:做1次全面眼科检查;验2次血脂;检查2-3次尿微量白蛋白;做1次全面足部检查。
  每天必做之事:血糖的监测;检查足部;遵照饮食、运动计划;保护牙齿和皮肤;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
  每次就诊必做之事:带上血糖记录簿;每三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查足部、尿常规;测量血压。

             东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程树红副主任医师(左)讲课

上一篇:车祸致伤十五处,医联体妙手解伤情

下一篇:孕产妇不可不知的“羊水栓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