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庞昂生)1小时,也许对平常的人只不过是一顿饭的功夫,可是对一个心跳骤停的人来说这1小时意味着什么吗?说是走了一回地狱的“旅程”,一点也不夸张。然而在这个“旅程”当中,急诊科的医务人员是怎样陪他(她)一程呢,且听急诊科医生说的一个不平常的故事……
急诊科称之为平安夜。那是8月15日凌晨1点10分,120的警报声划破了和衣而睡的急救人员的梦乡。救护车一边联系呼救者,一边奔向事发地!……可是他们却扑空了,原来是工友将待救者送到了医院急诊科。
患者陈某松,男,55岁,因胸痛致神志不清15分钟由工友急送入院。急诊科值班医生立即将病人安排到抢救室。查体无生命体征。拟诊: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医务人员立即予以医护双人心肺复苏术(CPR),准备除颤仪、呼吸球囊、建立静脉通道,气管插管用物,同时请急诊科科主任李高松副主任医师、吴毓芳护士长来抢救室指导抢救,其它待命医师迅速回院支援。约5分钟,一向着装得体的李主任竞然穿着短裤赶到。他迅速了解病情后,嘱托:患者病情危重,我们虽然无法联系到患者家属,但是坚决不能放弃对这个患者的抢救;而且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抢救!费用等事项以后处理。随后其他医护人员也相继赶到,也迅速投入到抢救中!
李主任嘱托:“小庞,上;小谢准备!”我立刻换下正跪在患者身边,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的赵医生,此时他已满头大汗,气息不匀。很快我同护士完成了5个周期30:2 CPR后,为了保证按压力度和深度达标,迅速交给谢医生接力CPR。就这样循环往复,患者终于恢复心跳呼吸,直到凌晨5:55,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分院来我院急诊科将患者平安接管!当时患者R:21次/分,BP:123/92mmHg,HR:105次/分,双侧瞳孔由入院时5mm,已缩小至2.5mm。李主任和护士长及全部急诊科人员才如释重负离开!
我想起平安夜的歌词:万暗中,光华射!急诊科的夜晚是一批睁大眼睛,流着汗水的医护人员用精湛的医术,高度的责任心让患者转危为安的夜晚。他们心怀敬畏,让生命在暗夜里释放出光华!
患者抢救的成功,体现我院与市人民医院医联体组成后医疗协作的成果,也使我院危重患者抢救水平提高到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