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健康宣教
一. 高血压的分类
1.按血压水平分类
以正常血压(120~80)为基础,高压加20,低压加10为一档,临界值归于高一级。
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mmHg)
|
分 类
|
收缩压
|
舒张压
|
正常血压
|
<120
|
和
|
<80
|
正常高值
|
120-139
|
和(或)
|
80-89
|
高血压
|
≥140
|
和(或)
|
≥90
|
1级高血压(轻度)
|
140-159
|
和(或)
|
90-99
|
2级高血压(中度)
|
160-179
|
和(或)
|
100-109
|
3级高血压(重度)
|
≥180
|
和(或)
|
≥110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140
|
和
|
<90
|
2.依据病因分类
①原发性高血压:无明显病因,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②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
二、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1、一般症状
A、无症状,体检发现血压升高;
B、神经官能症样症状:头晕、失眠、耳鸣、乏力、多梦、激动等;
C、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心悸;
D、严重并发症、靶器官损害。
2、主要并发症
A、心脏——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B、脑——脑缺血、高血压脑病(脑水肿、颅内高压、脑梗死、脑出血)
C、肾脏——夜尿增多,最后发展为慢性肾衰
D、视网膜——眼底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
E、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
、
三、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指导
1、开始给小剂量药物,1个月后,如疗效不够,而不良反应少或可耐受,可增加剂量;
2、血压长期稳定达1年以上,可以考虑减少剂量,减少药物可能的副作用,但以不影响疗效为前提
3、不能停药,终生用药
4、用药要依从生物钟规律:
A、一日1次的长效降压药,应早7点服用;
B、一日1次的长效降压药的名称——氨氯地平、拉西地平、复方降压平、依那普利、缬沙坦、索他洛尔; “依索缬氨拉”
C、 一日2次的降压药要在早7点和下午14-16点服用;
具有血压昼夜节律者,降压药不宜于睡前或夜间服用
5、依据血压类型选择给药时间——定给药时间?
①血压类型分为杓形、深杓形、非杓形、反杓形
②一峰一谷的杓型或深杓形——清晨给药(较多见)
③双峰一谷(上午8~10时、下午14~16时各出现1次高峰)——清晨、下午各一次给药
④非杓形、反杓形——睡前给药(培哚普利晚间用药比清晨用药效果好)
6抗血压药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
体位性低血压——应用部分抗高血压药后0.5~2h,由于血管无法立即收缩,直立时血液伴随重 力作用而淤积在腹腔内脏及下肢血管,使血液不易到达大脑,引起暂时性脑部缺血而易跌到、眩晕。
处理——为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告戒患者在起床时宜缓慢,避免突然站立、站立后行走不宜过久,同时在服药后注意休息。、
7、不同特殊人群的降压目标
治疗目标:最大限度地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减少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体危险。因此,在降压的同时,还应当:干预患者检查出来的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适当处理患者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
A、普通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mmHg
B、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患者——降至<130/80mmHg
C、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mmHg,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四、高血压病患者一般宣教
1、控制体重
2、采用合理均衡的膳食,减少钠盐(<6g/d)、减少膳食中脂肪、注意补充钾和钙等
3、增强体育活动
4、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
5、戒烟、限酒
6、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对于伴同型半胱氨酸血升高的高血压者(H型高血压),适量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可使脑卒中风险显著下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