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医院新闻> 正文

  (通讯员 邓振中)又欣逢中国共产党生日的大喜日子,今天上午,东莞市人民医院派驻谢岗院区第三批专家初到伊始,便到与谢岗院区部分医务人员到总院扶贫挂点村――大龙村开展慰问暨义诊活动。

                     图为:大龙村义诊现场

  2015年的今天,全市首个医疗联合体在谢岗医院诞生。正值一周年之际,我们以优异的成绩为党的生日献礼。一年来,医联体依托市人民医院的技术和管理支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技术下沉、结果互认、双向转诊、服务基层。在技术上市人民医院派驻专家2批次共32人坐诊谢岗院区,医院派往市人民医院进修培训的医务人员41人次;在学术上,开展全院性专业技术讲座6次,各科室每周或每月组织科内学习累计256次,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医院管理、学科建设、医疗技术等多方面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了双方优势的互补性。有些未能开展的手术,在市人民医院专家的带领下得到有效开展;平时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挤的患者,有了市人民医院的专家在院区坐诊,群众也很愿意留下来就诊了,直接提升了医院信誉。
  一年来,通过市人民医院的技术帮扶和人才培养,使谢岗医院的业务和专业技术水平在短时间快速提升,迅速提高了谢岗医院的人才实力,拓展了服务项目,在原有专科的基础上增设了乳腺外科、肿瘤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眼科等。在市人民医院专家的带领下,内科开展了钛夹夹闭治疗抢救胃大出血手术2例;外科开展结肠癌手术多例、甲状腺癌手术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腹部外伤肠切除2例,腹腔巨大囊肿切除多例和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多例;手外科开展手指末节再造术、美学(组合移植)再造术多例;内科开展了华法林过量致肺出血抢救,成功率均100%,无并发症。而且医联体共同参加抢救病人多例,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达到了95%以上。尤其是谢岗“3.24火灾”事故抢救中,6位伤员得到及时、快速、有效的处理,病情控制后送总院ICU进一步救治,6名伤员治愈出院,创“零伤亡、零致残”好成绩,抢救成效受到上级部门和领导肯定和表扬。
  据了解,医院上半年门诊量(1-5月份)与2015年同期对比上升了10.4%,住院人次与2015年同期对比上升了20.07%。这是开展医联体运作与未开展时形成的鲜明对比,说明医联体运行能力良好,成效突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越来越多本地的患者留在谢岗就诊;二是按照前卫的“三甲”医院标准筹建新医院,且整体工程已完成95%,预计8月份开始搬迁,10月份可开始运营;三是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实行共享,为谢岗院区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的攻坚之年,实施多年的医改政策,如今已进入到改革的深水期。国家卫计委明确了2016年医改总的考虑是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注重保持改革的连续性,着眼医改整体部署,突出前瞻性。根据广东建设“卫生强省”战略,我们结合实际,勇于创新,在一些关键领域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发挥了主动性和创造性,改革成效初步显现。我们共建医联体,就是为了促进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让群众在家门口可以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图为:即将完工的谢岗医院新院建设项目

  6月21日,东莞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卫生计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委书记吕业升主持会议并在会上充分肯定了医联体的模式,对医联体评价是“方向正确、效果明显”。市卫生计生局叶向阳局长表示,在全市鼓励三级医院与镇街医院合作构建医疗联合体,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将来考虑在“一中心,四组团”的布局中,在其他镇街复制推广。

 

上一篇:东莞市人民医院谢岗院区邀请澳门仁博爵综合医院妇产科洪顺家专家授课

下一篇:出游遇车祸乐极生悲,幸遇医联体绝处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