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上下联动凸现 成功救治“3.24”火灾伤员
(通讯员余前土、钟岸平)3月24日,谢岗镇曹乐卫生站对面一商铺发生了火灾,一家大小5人面临生命危险,危难时刻,路人岑大友挺身而出救出5人,不幸的是自己也倒下了。场面太惨烈,6人吸入性呼吸道损伤,情况危急,抢救患者刻不容缓!
接到120指令后,谢岗院区立即派两组120救护车前往火灾现场救助伤员,在火灾现场抢救出六名伤员,两组救护人员一边救治伤员,一边火速将伤员送至谢岗院区抢救。朱爱剑院长、莫汉文科长(东莞市人民医院派驻谢岗院区)、赵伟华委员迅速到位,急诊科主任李高松已等候在急诊科门口,查看病人后当即指示将伤者一并转住院部外一科集中抢救,同时报告院总值和医务部门。
镇委罗树华副书记,镇委委员黄润波,镇委委员、谢岗公安分局局长黎志庆、副局长罗子健、消防大队领导也一早火速赶来医院,坐镇指挥,协调各方。镇委副书记罗树华同志来看望伤者对医务人员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定要尽全力抢救伤员”。
朱爱剑院长、对此事高度重视,了解情况以后立即指示紧急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行政总值余前土副主任医师凭借专科临床经验,立即作出判断,开辟绿色通道,调动全院抢救小组参与救治伤员。赵伟华委员、护理部刘丽芬副主任协调科室增派人员,外一科、外二科、内科相关抢救人员也迅速到位,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6位病人均为不同程度吸入性肺损伤,其中5名病情危急,有的处于昏迷状态,有的意识模糊、言语不清,在这样不容思考的时刻,医务人员都清楚气道的特殊性与气道损伤后的凶险性,吸入性损伤属于极高危,常可危及生命,如果抢救不及时,将会失去生命,时间就是生命,保证呼吸道通畅迫在眉睫。此刻,余前土主任对6名伤员依次评估病情,分清主次,并指定每个病人由一个医生和一个护士看护,予心理安慰、吸氧、清理呼吸道、输液,上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变化随时汇报。通过院区各科医务人员的及时配合抢救,六名伤员的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生命体征平稳。经过紧张的抢救和完善各项相关检查,部分病人恢复意识,面对陌生的环境回想之前的意外事故,她们眼里充满疑虑,更多的是恐惧。通过我们耐心的解释和安慰,她们的情绪开始平静下来
所有人员分工明确、各尽其责,抢救工作忙碌而有序、有条不紊。
病情最为危急的数9岁的方冰梅,已经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躁动、指脉氧饱和度往下掉。明显的上呼吸道梗阻体征,予气管插管。余前土主任当机立断下了指示,面罩给氧、清理口腔异物、给药、开放气道、植入气管导管,一气呵成、过程顺利;有了气管导管,患儿呼吸瞬间变得平顺,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大家争分夺秒,慌而不乱,团结协作,众志成城,6位伤员先后得到及时、快速、有效的处理。
病情得到控制,为进一步保障伤员的生命安全,确保伤员得到进一步有效治疗,朱爱剑院长与莫汉文科长商量后,决定将伤员送至万江总院治疗,因六名伤员病情重,转院过程中均需要监护设备及吸氧装置,朱爱剑院长联系兄弟医院派遣两辆救护车支援、莫汉文科长联系万江总院医务科开通绿色通道。共6组护送人员,5部救护车、6套呼吸器和监护设备,将6名伤员转送至总院继续抢救治疗,救护车、医生护士各一名随车护送、吸氧、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监护仪持续监护生命体征。其中1名婴儿经总院转至保健院观察治疗。
凌晨4:10最后一名伤员安全转出,此刻,镇委罗树华副书记、黄润波委员、黎志庆委员和消防大队领导,才起身离开医院,镇领导整整守了一晚。好多年了,每每遇到重大救治,罗书记都会亲临现场坐镇指挥,直到伤者得到稳妥处置。
凌晨6点,所有伤者在总院均得到妥善处置,收住ICU,病情稳定,朱爱剑院长和莫汉文科长才放心离开。此时,天边已经露出朝霞。妥善安置部分病人后,参与抢救的全体医务人员疲倦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早已忘记了昨夜的忙碌、紧张与疲惫,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刻骨铭心的职业操守。
这次火灾6名伤者能得到有效抢救,感谢救人英雄岑大友伸出援手、及时施救,情满人间,体现了人间真爱。抢救工作取得成功,离不开领导的重视,也离不开团结协作、科学施救、训练有素的急诊队伍,才能如此迅速,有序的应对突发事件,构筑生命的绿色通道。取得“零伤亡、零致残”的好成绩充分体现了医联体综合救治水平快速提高,完全有能力为谢岗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目前,6名伤员中,有两人已经治愈出院,其余4人已转入普通病房观察,病情稳定,无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