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31岁,主因“持续性胸痛3小时”于 2018年3月9日10:05就诊。
【现病史】
患者入院3小时前开始出现胸痛,胸骨后、持续性、刺痛,家属送入院。
【既往史】
2016年曾患“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病史,当时查自身免疫相关检查未见异常,临床治愈。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及脑梗死病史。
【个人史】
患者长期吸烟史,无嗜酒史。
【家族史】
家族中无类似病例,亦无相关特殊遗传病史可循。
【体格检查】
体温36.3℃,脉搏72次/分,右侧血压110/70 mm Hg,左侧105/66 mm Hg。双下肺叩诊清音,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无扩大,心律齐,心率72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额外心音,无心包摩擦音。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床旁心脏标志物:TNT <40μg/L(<50ng/L),D-D 0.16 ug/mL(<0.5ug/mL),proBNP< 60pg/mL。血常规:wbc=11.4×109/L,NE% 76.8%,Plt 268×109/L。血脂:THO 5.18mmol/L、TG 1.96 mmol/L、LDL-C 3.27 mmol/L。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V1~V5导联ST段极度抬高,心电图墓碑样改变,Ⅰ、AVL导联ST 段抬高,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图1)。床旁心脏超声:提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端闭塞,排除心包积液,未见主动脉夹层。
【初步诊断】(东莞市人民医院谢岗院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STEMI)
图1. 入院心电图。V1~V5导联ST段抬高明显,Ⅰ、AVL导联ST 段抬高。
图2. 溶栓前心电图。V1~V5导联ST段继续抬高。
图3. 溶栓过程。积极沟通,取得知情同意,溶栓过程心率急剧变化,血压平稳,患者症状渐缓解。
图4. 溶栓后心电图。溶栓后1小时复查心电图,ST段明显回落。
图5.转运过程。时间就是心肌,溶栓后胸痛缓解,抬高的ST回落﹥50%,生命体征稳定,予转总院行PCI。路途患者心率渐下降,后维持在65~87次/分,绕行急诊科、绕行CCU,1小时后到达总院导管室,转运安全。
图6.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前降支近段血栓,TIMI血流Ⅱ级,溶栓效果明显,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溶栓救了该患者的命。
本次抢救诊断、溶栓、治疗、转运,全程得到省市专家指导。溶栓帮助该患者逃过一劫,该例患者为我院首例溶栓,在省、市胸痛联盟专家指导下顺利完成。患者住院治疗两天后康复出院。
自2017年始,急诊科不断优化诊疗流程,实行急性胸痛优先原则,开展心肌标志物床旁快速检测技术,在急性胸痛患者就诊时首份心电图、肌钙蛋白等辅助检查、ACS的抗血小板药物、STEMI患者的转运PCI等环节实行先救治后收费原则,最大限度缩短救治时间。经过一年的不断改进,STEMI患者进门-转出时间已明显缩短,平均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且至少75%的病例能达到此标准。
今年,急诊科将开展STEMI静脉溶栓治疗,据统计报道,rhTNK-tPA90分钟堵塞血管开通率达83%,这是缩短心肌总缺血时间,降低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希望所在。“有适应征的就地溶栓能显著减少心肌总缺血时间,为了兼顾17%不能溶通病人的公平性,溶栓后尽早PPCI”。目前对符合适应症患者溶栓联合转运PCI是最有效的救治方法,待本院条件成熟后开展急诊PCI。(急诊科 余前土 庞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