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护理天地> 正文

 南丁格尔说过:“护士要有一颗同情的心,要有一双愿意工作的手。”作为一名护士,就是用我们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用无私的奉献支撑起生命的风帆,用爱心谱写出一首首医患和谐之曲。然而,曾几何时,医患关系却开始变得不那么和谐,甚至可以说,目前医患关系相当紧张了,表现在对医院的投诉增多,患方向医务人员施暴的恶性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

 

追根溯源,最关健的还是费用问题,昂贵的医疗费用让太多的病人和家属望而生畏,从而产生了对医院的怨恨情绪。而昂贵的医疗费用又是怎样涨起来的呢?人们都在从医院内部寻找根源,病人当然更是如此了,有谁会把医院的现状和社会现况联系到一起呢?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费用体系的不完善谁又去追究了呢?

 

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介对医院的负面报到是越来越多,是医院的服务真的很差了吗?是医院人的素质真的下降了吗?说实话,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诚然,医院本生是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但那能真正代表所有医院人的形象吗?你能说其它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行业就不存在这样那样的和医院相类似的问题吗?为什么人们的焦点会那样聚集在医疗行业上呢?

 

我并不想为医院作太多的辩解,因为我知道我们的确存在着这样那样让人们伤心头痛的问题,这也是广大医务人员所担忧的问题,而且并不是我们这些人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前线医务人员,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在医院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医患关系起着主导和决定的作用,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应该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由此可见,加强护患沟通是改善护患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语言沟通是医患关系和谐的必要条件;行为沟通是医患和谐的辅助和补充; 加强医患沟通是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患关系的形式绝大多数是以“相互参与型”的形式出现,这种新型的医患关系形式把医者与患者置于平等的地位,要求医方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必须尊重患者,平等相待。这就要求医务人员既要重视生物、遗传、创伤等致病因素对患者健康的损害,又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健康的损害,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而医患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沟通可以营造医患和谐互动的双赢局面。通过沟通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就医感受和需要,让患者理解医疗行业的特殊性;通过沟通可增加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取得病人最大限度的配合;通过沟通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加强医患沟通医务人员必须承担和履行自己的义务,有对患者的诊疗过程解释说明的义务,即“告知”义务,有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同样,患方也应主动配合医务人员积极完成诊疗过程,尽到自己的义务,以达到共同营造一种和谐的关系与良好的氛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保证医患双方履行自己的上述义务的基础条件之一。有效的双向交流沟通,往往会得到患者对医者的信任和对诊疗的主动配合,取得最佳的临床效果。

 

我们诚挚地期盼,在医患之间搭起一座心灵互动的平台,我们始终以“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护理”的护理理念为指导,把曾经的“随叫随到”变为“主动服务”,用病人满意的质量和服务,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


                                               急诊科

上一篇:谢岗医院全国科普日活动总结

下一篇:内儿科护士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