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岗医院创建“平安医院”文化活动工作方案
为贯彻谢岗镇《关于建设平安谢岗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的行动计划》精神,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培育平安医院文化为工作重点,全面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着力解决涉医违法犯罪等治安突出问题,有效减少因医患矛盾纠纷引起的群体性事件,防止发生传染病源扩散、蔓延事件,维护正常诊疗秩序。在2017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按照构建和谐东莞、建设“平安东莞”的总体要求,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培育平安医院文化为工作重点,全面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着力解决涉医违法犯罪等治安突出问题,有效减少因医患矛盾纠纷引起的群体性事件,防止发生传染病源扩散和、蔓延事件,维护正常诊疗秩序。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医院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着力化解各类医患矛盾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建立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促进东莞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和第三方调解制度,推进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开展医疗责任保险,努力使医院内发生的医疗安全事件、医疗纠纷、医院治安和刑事案件降至最低,为医务人员营造平安的工作环境,为患者创造满意的就医环境,切实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组织领导
调整东莞市谢岗医院创建“平安医院”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各职能办。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设在办公室,负责全院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各职能办归口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及具体实施工作,及时书面上报开展活动的进度和成效。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朱爱剑
副组长: 钟 海
成 员:刘德贤 张序全 罗志光 刘丽芬 赖志聪 黄杨志 傅晓宗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院务办公室,成员:邓振中、黄铭彥、林淑婷,负责日常工作。
四、创建任务
(一)全面开展涉医患纠纷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健全完善医患纠纷调处机制和医患调解平台,大力减少因医患矛盾纠纷,力争全年无医患纠纷引起群体性事件。5月底前完善医患调解平台和工作机制,6月初正式运行。
(二)加强医院周边治安整治,强化医院及周边地区的巡逻防控,加大技能力度,提高技防水平,切实维护医院及周边地区的安全。5月初前制定医院及周边地区的巡逻方案,安排人员落实定点巡逻,8月底前完善医院周边的路灯和视频监控设备,接入公安分局的视频系统。
(三)丰富患者文化生活,编印院内疾病预防刊物、反邪教宣传教育知识、工伤条例、养病知识等等知识,寓教于乐。6月初前在住院部、门诊部、急诊室等重要部位完成宣传架的制作,6月中旬开始,政法、社保、医院、司法、公安、卫生计生等部门投放宣传单张或宣传小册子,并每月更新内容。
(四)创新宣传方法,结合无线网wifi全院覆盖,适时通过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网络传媒发布一些平安知识和政府最新工作动态,让患者及其家属顺应掌上生活新常态,全面了解镇委镇政府最新工作情况。7月中旬前完成公众号的构建工作并试运行,8月初正式投入服务,每月更新相关内容。
(五)充分利用医院室内外空间,通过墙壁涂鸦、悬挂宣传标语、花草草地牌等建设一条平安文化长廊或平安文化小公园等平安文化宣传阵地,同时通过平安文化格言、警句、漫画上墙等形式营造平安文化氛围。8月初前完成建设方案,9月中旬前建设完成。
(六)建立清晰工作台账,收集整理企业开展平安建设的文字材料、照片、视频。12月初前完成有关工作并报送镇委政法办。
五、责任分工
医务股:要将创建“平安医院”作为加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努力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减少越级上访事件,避免因医患矛盾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和群体事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对弃婴、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和精神病人的救助制度;对弃婴、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和精神病人有效开展医疗救助工作,落实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政策;协助联系被遗弃患者家属的工作。
办公室:加强对新闻单位的沟通,协调媒体制订以创建工作为主题的宣传计划和方案,建立创建“平安医院”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协同媒体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深入宣传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措施,对医疗纠纷的报道客观、真实,舆论导向正确,引导患者正确理解和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理性、客观、公正地对待医疗服务可能出现的风险。
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化解矛盾、定纷止争,促进社会和谐的职能作用,把解决纠纷关口前移。
保安部:依照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的通告》以及我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医院安全保卫工作实施办法》规定,加强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依法保护医护人员、患者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医院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整治巡视行动,加强医院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协助公安部门建立医警协作机制。
各科室主要职责:以改善服务态度、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落实安全措施为重点,加强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安全生产教育和行风建设,提高全员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和治安防范意识;完善医院内部治安保卫机制和工作机制,健全治安保卫机构和保安队伍,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制定和完善防恐怖、防破坏、防灾害事故、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演练,制定和落实防范邪教组织和非法组织活动的措施;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的院务公开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化解医患矛盾和预防、排查、调解医疗纠纷的工作机制,及时解决因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患矛盾等引发的医患纠纷,依法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
六、工作内容
(一)做好医疗纠纷的源头治理。做好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特殊性、高科技性和高风险性的宣传普及,引导群众理性对待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和医疗损害。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保护医务人员劳动权益,减少超负荷劳动,以有效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加强医务人员教育和培训,畅通医患沟通渠道,认真履行告知义务,维护患方医疗知情权,避免患方因为对医疗风险了解不足而出现的医疗纠纷。加强《广东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教育,指导医患双方认真履行义务,引导医患双方依法维护合法权利。
(二)推进医疗纠纷有效化解模式。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有效化解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坚持抓早抓小、就地解决,最大限度地把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构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增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公信力和法律效力,建立医疗纠纷调处“绿色通道”,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种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建立投诉管理制度,妥善解决患者的有关诉求,做到患者投诉有回应,发现问题有改进。建立健全医疗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效果和成功率。
(三)加强医疗秩序的综合治理。把保护医护人员人身安全和患者合法就医权作为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重点工作,明确各相关部门在涉医事件处置中职责,健全应急指挥和联动处置机制,实现突发事件处理有效衔接,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滋事、闹事以及伤害殴打医护人员的现行案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果断制止并控制局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巡防等措施,加强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医院法定代表人作为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认真做好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对在医院内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和严重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应当依法采取行动制止。引导媒体对医疗纠纷进行正面报道,使人民群众清楚伤医和扰乱医疗秩序是非法行为,应当受到法律制裁,发挥警示作用和舆论引导作用。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平安医院是建设平安东莞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科室要提高对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思想认识,各科室应当按照职责分工,指导做好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加强医院治安管理,全力保障医疗安全,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二)创新工作机制。各科室应当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把工作着力点从防范、管控拓展到服务、管理、建设等各个环节。开展医疗风险关口前移、科学预防,建立责任追究制,大力推进医疗工作监管力度,提升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三)建立示范典型。各科室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激励机制,逐步把有效做法上升为长效机制,树立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示范病区和优秀科室,推广医疗纠纷预防和调处工作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预防和化解医疗纠纷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正面宣传引导。积极报导医疗卫生工作者为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作的不懈努力及无私奉献,树立正面典型,增进社会各界对医学和医疗卫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正确舆论导向,客观真实报道医疗纠纷,引导患者依法理性维权。